作者介绍:邵大壮(1992-),男,汉族,籍贯:陕西西安,单位:西北政法大学,研究方向:中国哲学。
[中图分类号]:B26 [文献标识码]:A [文章编号]:1002-2139(2016)-14--01
自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世界就充满着内忧外患。中国人被迫同意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,来极力适应世界的变化。传统的农耕文化被资本主义世界的逻辑打破,向西方学习成了有志之士内心最坚定的想法。从刚开始的学习器物规范,到最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,在这之中,有很多坎坷的经历。而中国人对哲学的认识也是在这种坎坷中产生的。
大家都知道,中国古时候没哲学这一学科,甚至没哲学这个名词。日本人西周用“哲学”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,中国人引进这一名词则迟至晚清。在西方人眼中,中国没哲学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思想家就要同意西方人的逻辑,相反,中国的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现了像西方哲学的内容,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终于对中国哲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这不止是由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中国思想家必要做到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;更是由于西方世界的逻辑确实引发了很多问题,而这类问题在中国人看来,是可以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解决的。然而,现代中国哲学不只要适应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,也要针对现代性逻辑下的种种问题。
从哲学上来看,现代中国哲学还需要面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,来作出相应的回话与交流。西方哲学传统源远流长,值得学习的东西还不少。从以往学习西方哲学的经验来看,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还有不少不足和缺点。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海量,看法纷呈,而且大部分学派和看法都在中国哲学界有肯定的市场,因此,甄别和选择也就特别要紧。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理论,当然对中国哲学研究有着官方报价值。因此,研究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和歧异与会通也就相当要紧。
综上所述,大家觉得,中国哲学在现代的概念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:
第一,现代中国哲学应当致力于批判年代病症,是批判性的哲学。现代化虽然带来了很多人类之前不可以享受的收获和待遇,但现代化的确也引发了海量问题。当今世界常见面临着环境问题、资源问题,而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也无处不在。可以说,在这个物质最为昌明的年代,人所面对的精神危机却最为深重。黑格尔觉得,现代性的真理就是有用性。[1]大家用有用来衡量周围的所有,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存在乎义。因此将世界理解为表象支配的世界,世界失去了其存在论的意义。哲学作为年代最具批判性的理论,当然要对年代问题有所针砭。因之,现代中国哲学要面对年代问题,积极批判现代性的种种弊病,以期能克服现代性的种种问题。
第二,现代中国是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精神理想的哲学。现代中国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发生了要紧的变化,这一变化虽然适应了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的逻辑,但,正是由于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的变化,现代人也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家园。换言之,现代人的生活一直经验的,而没超验的追求。而哲学正在于给现代人以精神的慰藉。正如冯友兰先生说得:“伴随将来的科学进步,我相信宗教的教条和迷信将让位给科学,人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将在将来的哲学中得到满足。这个将来哲学既是现世的,又是彼岸的。在这方面,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。”[2]
第三,现代中国哲学是融通马克思主义哲学,富有年代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新哲学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少精髓的理论和思维方法,中国现代哲学应该吸收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之处,致力于解决年代问题,打造既不失中国传统哲学固有优点,又具备年代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新哲学。
黑格尔说,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年代。[3]也就是说,哲学一直对年代问题的考量和考虑,脱离了年代的哲学不是真的的哲学,不是活的哲学。现代中国有很多要紧问题需要哲学讲解,中国哲学家应该致力于考虑年代问题,只有在年代问题的激荡下,才能产生可以走向世界哲学舞台的哲学理论。李泽厚先生曾说,现代中国思想家淡出,学问家凸显。[4]但关乎年代问题,假如不作源于己的答案,那就只能同意其他人的答案。大家更期待,有中国思想家能作源于己的回答。中国现代哲学亦将厕身世界哲学舞台,与世界哲学交相辉映。
注解:
[1]参看[德]黑格尔:《精神现象学》下卷,贺麟、王玖兴译,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,第126页。
[2]冯友兰:《中国哲学简史》,赵复三译,生活?念书?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,第376页。
[3]参看[德]黑格尔:《法哲学原理》,范扬、张企泰译,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,第12页。
[4]李泽厚:“走我一个人的路”,《杂著集》。